2021年村(社区)“两委”换届后,和政县107个村(社区)党支部书记、村(居)委会主任实现了“一肩挑”。为防止出现“一言堂”“家长制”等问题,着力从制度建设、责任落实、公开公示三个方面入手,不断强化“一肩挑”村干部的监督管理,保障各项工作高效规范运行。
以制度建设为抓手,推动村级权力规范运行。参照《甘肃省村级干部管理办法》和《和政县村干部管理办法(试行)》,按照村干部岗位,分别突出侧重点,逐类明确工作职责,实行村“两委”成员分工负责,统筹推进村级各项工作全面落实。梳理细化村干部“小微权力清单”制度,建立村干部在“三重一大”事项、“一事一议”项目建设、惠农政策落实等方面的权力清单,切实把村干部权力关进制度“笼子”。参照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标准,坚持全面准确、一人一档、统一管理的原则,结合县级联审备案制度,实行村干部个人档案县级管理,对全县126个村(社区)干部档案进行了审核,进一步强化村(社区)干部管理监督。
以责任落实为抓手,靠实乡镇党委监督职责。乡镇党委履行属地管理职责,落实从严管党治党主体责任,加强对村(社区)党支部的全面领导。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,突出政治功能,重点强化支部书记的监督管理,强化请示报告、工作汇报、述职评议,加大政治指引和组织领导,开展思想政治教育、警示教育和谈心谈话,引领支部书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。乡镇纪委聚焦执纪监督主业,提高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的能力,完善村干部监督,对苗头性、倾向性问题,早发现、早提醒、早整改、早处置;对违纪违规问题敢于执纪亮剑,对责任落实不到位、工作推进不及时的严肃追责问责。
以公开公示为抓手,拓宽群众监督渠道。全面落实“四议两公开”、村民知情大会和“回音壁”制度,深入推进村务公开,及时公开公示重要村级事务、费用支出、低保评议、惠农政策落实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群众关注度高的事项,打消群众疑虑。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,加强村级民主监督,积极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职能,对涉及广大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、财务支出等事务,坚持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全程监督,切实保障村民合法权益和村集体利益,提升乡村治理水平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