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进一步优化村干部队伍结构,着力提升全县村干部整体文化水平、综合素质和致富带富能力,推进全县村干部实现职业化,县委组织部突出“五严”标准,面向全县公开招聘25名村文书。
一是突出招聘条件严标准。结合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村干部受教育年限低的问题,根据《临夏州村干部调整撤换工作方案》中对60岁以上、小学文化程度的村干部5月底前调整撤换,55岁以上、初中文化程度的12月底前调整撤换的刚性要求,县委组织部严把招聘对象关,按照全县村文书岗位空缺摸排底数,在18至35周岁且和政县户籍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大专(含高职)及以上学历未就业毕业生中公开招聘村文书。同时,参照国家和省级公务员招考标准,规定报名条件和不能报考的情形,切实将违反有关规定人员坚决排除招聘行列。
二是规范招聘程序严筛选。招聘工作突出公平、公正、严谨、高效,严格按照公开报名、笔试、面试等程序进行。对报名人员身份、毕业证件做到专人审核,学历和证件造假人员全部剔除在外,最终确定符合条件的报考人员686名。考前组织纪委、宣传、公安、人社、民政、卫生、保密等部门工作人员召开考务安排会,明确责任分工,强调做好监督管理和服务等工作。同时,在县一中设笔试考场23个,抽调监考教师46名,召开考官工作安排会,明确了职责任务和监考要求。656名考生参加了笔试考试,根据笔试成绩,按照3:1的比例确定面试考生77名,设面试考场2个,邀请2名县委常委分别担任主考官,聘请8名州委组织部、州人社局、州公安局资深人员及4名县直部门和乡镇主要负责同志担任考官,全体考官和面试考生随机抽号,确定考场座次和面试序号;面试期间,对所有人员实行全封闭管理,防止跑题漏气,确保绝对公平。
三是注重县级联审严要求。对参加面试的75名考生,根据《村干部候选人县级联审制度》相关规定,及时协调县纪委监委、政法、信访、人社、教育、民政、宗教、扶贫、卫生健康等部门进行严格审核,提供结论性意见,对2名联审结果与招聘条件不符的考生,取消了招聘资格。根据综合成绩和联审结果,按照成绩依次类推,经县电视台等网络媒体公示无异议后正式录用,最终确定25名村文书人选并签订到村任职承诺书。其他联审合格但未录用的考生,在今后村文书配备中优先考虑,按照成绩高低依次选配使用。
四是强化能力提升严培训。对招聘的25名考生,由县委组织部统一组织岗前培训,通过积极衔接州委组织部、州委党校,在州委党校开设为期一周的村干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,邀请党校教师对政治理论、精准扶贫、基层党建和其他农村工作等内容进行系统培训,使他们提前了解基层情况,提升服务能力。培训结束后由县委组织部安排到村工作,见习期为2个月,期满后由县委组织部会同乡镇党委进行考核,考核不合格人员不予聘用,考核合格的聘用期为3年,由乡镇按照相关程序进行聘任。
五是保证待遇落实严管理。到村任职后,按照全省村干部报酬标准,每年落实2.4万元的工资待遇,并按照省州政策逐年增长。并根据《和政县村干部管理办法》和《绩效考核实施细则》规定,定期考核合格的,每月落实500元的绩效考核工资,享受村干部社保相关政策。工作中表现优秀且符合条件的,工作满一年后可推荐担任村党支部书记,也可提名村委会主任候选人。招聘人员由乡镇和村双重管理,严格落实村干部管理办法,督促做好服务群众工作,对工作不在状态、违反政策规定的,将从严问责,并按程序解除村干部职务。
|